抖音的出現截掉了快手的未來? 抖音短視頻推薦機制!
yanfei 2020-10-20 16:23有魔性、撬動年輕人的表達欲、像素級抄襲……這是外界給抖音打下的標簽,也反應了這款產品不同的特質。抖音瞄準的是當下都市中青年男女,他們自帶高顏值,有freestyle,自我表達也頗具創意。個性化音樂、酷炫特效轉場等創新功體驗,也成為了抖音快速走紅的一大重要因素。
“北快手南抖音”這一說法之所能夠在業內形成部分共識,還是在于外界對抖音未來的認可程度。雖然前者用戶量達到4億,后者僅為2000萬,二者在體量上依然有有巨大差距,但并不妨礙抖音正在崛起的事實。
根據網絡數據顯示,目前抖音的安裝量突破2,000萬,日均DAU超170萬。從上圖滲透率曲線可知,抖音短視頻的安裝量在今年4月開始進入增長爆發期。截至7月23日的最新數據顯示,抖音短視頻的滲透率為2.3%,對應安裝量達到2,086萬。從曲線走勢可以預見,抖音滲透率在短期內仍將處于一個快速增長期。
七月,抖音短視頻的日新增用戶數突破40萬,7天留存率達到70%以上。抖音能在較好地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的同時,也能使得多數用戶在短暫的嘗鮮期過后依然會選擇保留應用。
魔性BGM,抖音更懂年輕人的音樂
音樂是抖音強有力的先發優勢之一。
在這一點上,不得不說,抖音有著一群對音樂屬性表達特性十分強烈的運營團隊,在目前市場上眾多短視頻應用產品中,或偏向工具屬性的產品是鮮少有吸引年輕人的特質的。而在抖音產品上線之初,“年輕人的音樂短視頻社區”的自我定位,在大幅度引導年輕用戶用音樂自我表達的同時,也放大了短視頻自身的流行文化潛質。
抖音的音樂有多火呢?在這一點上不得不說,以電音舞曲為主要音樂風格的抖音確實帶火了一波又一波的歌曲,甚至網易云音樂上也已經出現了抖音 BGM 的收錄歌單,累計播放量高達百萬。
無論是魔性的勞尬舞、西語妖單Despacito、還是聽到就想找輛法拉利拍視頻的說唱歌曲“老大”,都是典型的抖音標簽式的音樂。
也許正是有著對年輕人流行音樂文化熱點敏感度極強的運營團隊,抖音在前期沒有進行任何額外推廣、投放,完全依賴產品運營階段,僅憑借著自然新增和口碑傳播,就得到了一大批與其音樂追求十分契合的年輕人群體認可,逐漸獲得了如今的“江湖地位”。
除打造KOL外,深度運營提升用戶互動
經常玩抖音的用戶,對“張欣堯”“薛老濕”等紅人的名字一定并不陌生。前者是一個視頻點贊過百萬掀起數萬人模仿熱潮的抖音潮人,后者則是抖音里出了名的技術流第一人。
但其實抖音上類似的網紅還有許多。他們的影響力也從抖音拓展到了微信、微博等其他社交軟件上,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媲美明星的號召力。在這里話題性多了自然也引燃了關注的熱度,而到現在,抖音也吸引了一些明星大咖如鹿晗、鐘麗緹、齊秦、楊迪等加盟入駐。
先刷屏看看抖音里的顏值代表、再看看抖音里的鬼畜舞蹈、然后跑到一群腦殘小學生的抖音賬號下面留滿屏的“哈哈哈哈哈”,最后再看看抖音里萌翻天的小寵物們,這似乎成了每個抖音用戶深諳其中的路線規律。
但抖音從來都不乏話題。
為了保持話題的持久度,抖音也會定期發布一些話題挑戰活動,讓用戶根據其規則進行內容錄制并參與挑戰,往往一個熱門的話題挑戰活動動輒則會引起數萬用戶的參與。值得一提的是,挑戰功能的設置對于沒有配備社交廣場的社交軟件抖音來說,顯得尤其重要。這也使得抖音在功能分層上定位更加清晰,更加突出于專注音樂這一核心元素。
采用個性化算法,提升分發效率
作為今日頭條旗下孵化的獨立產品,抖音最大的資源優勢要數今日頭條引以為傲的算法了。
在產品層面加入了算法推薦魔性的抖音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視頻的分發效率和去中心化。也就是說,在抖音的平臺上,每個視頻被看到的機會都是均等的,只要產生了優質內容就可以得到大量的播放曝光。而另一方面,隨著用戶的增長,抖音上的視頻量會越來越多,這些視頻只有通過算法才能更有效地分發出去,用戶在篩選視頻的時候,也更容易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視頻,就像淘寶的商品推薦,猜測你的喜好并主動推送類似的視頻給你。而實際上,抖音同時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全屏高清的短視頻產品,在畫質和感受方面有著極佳的產品體驗。
雖然說,抖音的玩法并不能說完完全全說是全新的,但這款音樂短視頻產品目前風頭正勁。
然而類似于抖音一類的app后來者仍然在不斷入場,奶糖、muse等主打潮人音樂短視頻社區的app無論是產品定位還是形態,都與抖音極為相似。
可是短視頻經濟實質上還是流量為王,在如今以阿里、騰訊、百度為例的眾多巨頭入局的短視頻下半場中,搶用戶搶流量的廝殺還在繼續,說到底變化莫測的互聯網短視頻下半場終究格局未定,如何做好內容留住更多有效用戶才是這些app真正該去較真的地方。
抖音的出現截掉了快手的未來?
打開App Store 的“攝影與攝像”免費類排行榜中,快手位列第三,而抖音在近期已迅速上升到第六的位置。
同樣兩款視頻社區定位的app,抖音如今不免經常會被人們拿來與快手相比較。
但不同的是,在國內一二線城市中,快手的滲透率不如抖音,而快手的多數用戶群體則集中下沉在三四線城市。打開快手,滿屏幕的民間絕活、搞笑段子、鄉村軼事,但這也許就是快手被一眾群體打上了“底層青年土的嗨low”標簽的原因之一。而實際上,三四線城市與一二線城市畢竟同屬于一個文化共同體,不該存有地域階級壁壘。
抖音和快手真正的不同則體現在功能定位上。
如果說快手走的是獵奇、趣味、吸睛的平民生活化路線的話,抖音走的則是一條以視聽覺為觸發源的個性化路線。打開抖音不難發現,雖然也有人在抖音拍段子講笑話,但抖音的多數用戶則多分為三派:“酷炫技術流”、“顏值舞蹈系”和“創意派”。在與快手、小咖秀等app橫向比較下,抖音因其多段視頻混剪主載功能,使其內容上有著極強的可塑性與豐富度,雖目前市場上也其他軟件兼備此項功能,但抖音的創意功能錄制則更多的為用戶提供了實踐空間。
一位由快手轉戰到抖音的深度用戶曾這樣評價過兩款app“快手操作相對簡單,大家看快手一般也就是看段子。但在抖音里結合背景音樂和特效錄制想要錄制的創意視頻,在這點上,抖音提供了一種更為清晰的拍攝思路,而剛好這樣的效果也正是目前年輕群體所追求的。”
從目前市場短視頻類app發展方向來看,綜合類視頻越來越向垂直化領域細分。而內容上無論是綜合類短視頻app還是某領域垂直類短視頻app,都有其固定的業態發展方向,未來只要有需求場景便會有用戶流量,再而產生社交。但就目前出現的“抖音即將替代快手”等輿論,便判定未來方向趨勢還為時過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