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么感覺抖音短視頻上刷到的廣告全是游戲?
yanfei 2020-10-14 09:37開局捕獲SSS級靈鯤,5轉覺醒自動戰斗,戰力+900W!”
“神寵隨便抓,三天一套無級別神裝!”
如果你是抖音的重度用戶,肯定會不斷刷到游戲視頻,而且是“被動刷到”,因為在這些視頻前面往往都寫著“廣告”二字。
根據數據統計平臺AppGrowing5月20日發布的《抖音廣告分析報告》,游戲行業廣告數投放占比最高,為34.48%,抖音無疑是最近游戲廠商最親睞的投放渠道之一。
而這可能也讓抖音自己看到了游戲內容的空間,不再滿足于只是為游戲廠商提供渠道。近日,有多家媒體報道稱抖音開始招募游戲MCN機構,并發布了一張“抖音游戲品類MCN機構合作正式啟動”的圖片。
此外,抖音還開通了“抖音游戲”賬號,在這個賬號里,可以跳轉到一個網頁,在這個界面上,可以閱讀游戲相關內容,并且下載游戲——但不包含騰訊系的游戲。在頁面的正上方,還有一個“先鋒玩家召集令”的H5活動頁面,召集“熱愛手游,愿意為游戲平臺提出個人意見,具有主人翁意識的游戲玩家”。
初步猜測,抖音是想組建一個專屬的游戲視頻內容的顧問團。
整個“抖音游戲”的頁面和今日頭條的“今日游戲”板塊如出一轍,同樣是新游、熱游、福利、分類4個欄目,并且都是入口極深。在抖音里想要跳轉到這個界面,需要先進入“抖音游戲”的賬號界面,再點擊查看詳情才能跳轉,而今日游戲則隱藏在個人賬號界面的“我的錢包”入口中。
今日頭條上的今日游戲界面
刺猬公社(ID:ciweigongshe)認為,抖音發力游戲的模式,應該是簽約游戲類MCN,制作發布更多游戲類短視頻內容,再通過抖音自身強大的內容“帶貨能力”吸引用戶跳轉到下載頁面下載。
而“抖音游戲”這個賬號,在未來也許將承擔和“抖音小助手”一樣的職能,負責推薦管理優質的游戲短視頻內容,發布一些挑戰活動。
實際上在此之前,已經有多家游戲官方賬號入駐抖音,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數據,例如王者榮耀官方賬號已經在抖音發布了 106 個作品,又有150 萬粉絲和 276萬的點贊。而陰陽師官方賬號也擁有62萬粉絲和673萬的點贊。
但這對抖音來說,還遠遠不夠,這些官方游戲賬號的主導權并不在自己手上,一直都喜歡把頭部內容生產者收入麾下的抖音,必須要有屬于自己的游戲內容達人。
在取得全球月活5億的成績之后,要怎樣提供更多優質的內容,維持對用戶的持久吸引力,成為了必須面對的新問題。畢竟在短視頻這個領域,抖音的模仿者越來越多,它絕對不想看到有哪家平臺像2018年春節的自己一樣,突然超車。
因此游戲就成了抖音不得不重視的一個板塊,在此之前,抖音并沒有投入過多精力在游戲內容上的運營,而是大多集中在生活娛樂內容上,游戲內容多以廣告形式出現。但根據頭條指數發布的《2017今日頭條游戲行業數據》,2017年頭條游戲類文章總閱讀量為226億,是2016年的3.7倍,可見游戲類內容大有可為。
根據伽馬數據發布的《2018年1-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》。2018年1-6月,中國游戲用戶規模 5.3 億人,同比增長 4.0%。
而在這之中,女性游戲用戶消費規模不斷提高。報告顯示,2018年1-6月,中國游戲市場女性用戶消費規模241.5億元,同比增長13.5%。
而根據極光大數據統計數據,抖音女性用戶占比為66.4%,所以若能依靠游戲內容,一方面吸引更多的男性用戶,另一方面增強女性游戲用戶在抖音上的黏性,將是一舉兩得的事情。
另外,抖音將如何與游戲類MCN進行合作值得關注,兩周前,抖音推出了為抖音達人和品牌提供對接服務的平臺“星圖”,但推出不久后,36氪發文稱大部分人因無法就“分成比例”和“廣告漲價”與抖音達成共識,而拒絕入駐。
刺猬公社曾采訪過游戲類MCN蜂群游戲旗下的一名博主@手游君,他認為,一家平臺的政策,對一家游戲MCN來說,就好比游戲里的策劃,站在游戲開發商的角度,他們肯定是想游戲更好玩,更多人來玩,才制定政策;反過來站在玩家的角度,他們為了更高的玩家級別,也應該要根據游戲規則去走,買裝備,練技能,雙方才能獲得價值最大化。
說得直白一點,平臺政策就意味著游戲規則,接受這個規則,雙方才能組局玩游戲。商業也是如此。
就在幾天前,快手推出了MCN合作計劃,給出了“運營專屬扶持”、“產品功能優先體驗”、“商業變現支撐”等吸引條件,而抖音對于MCN機構的特別扶持,以保底流量、資源曝光以及優先開通電商等形式體現。和抖音合作的MCN,旗下紅人賬號在發布內容之后,抖音官方都會給資源推薦,此次與游戲類MCN合作,會不會推出新的扶持機制,令人好奇。
而從字節跳動的整體戰略布局來看,這也不是字節跳動第一次進軍游戲領域了,除了開篇提到的今日游戲,七月有媒體報道稱字節跳動的另一款短視頻應用——西瓜視頻將進軍游戲直播領域,字節跳動負責人談到,西瓜視頻早在今年1月份開啟游戲直播功能布局,6月份開始招聘手游與端游游戲主播。
在目前版本的西瓜視頻中,直播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一級入口,并且有推薦、游戲、音樂、鄉野四個板塊,但從目前的數據上來說,熱度并不高。可以說對于字節跳動來說,游戲領域還處于一個剛開始摸索的階段。
從外部環境看,游戲確實是字節跳動必須搶奪的一塊陣地。在游戲領域里,一直和字節跳動不對付的騰訊自然不用說,后者早就已經是游戲領域的“頭號玩家”,短期內必然是望其項背。而作為在短視頻領域的競爭對手快手,在今年年初就已經開始把目光轉向游戲領域,先是推出了快手小游戲的獨立App,又低調上線了快手直播平臺,主打游戲類內容。
快手小游戲——后改名為“快手電丸”——上線大半年,更新至今只保留了對戰、聊天兩個頻道,上線游戲多為連連看、跳一跳、五子棋、2046、掃雷這樣的經典手機小游戲,操作簡單易懂,可能是為了適應快手短視頻用戶群體的使用習慣。
另外,和快手短視頻一樣,快手小游戲也是主打社交屬性,每一款游戲有由系統隨機匹配用戶進行對戰,在游戲結束后,雙方還可以跳轉到聊天界面,互加好友。
快手小游戲在剛剛推出時勢頭迅猛,根據易觀千帆的統計,2018年2月移動App月活增幅的前20名中,快手小游戲是游戲類App的第一名,2月的月活用戶規模達到了474萬人。
但從App Annie的數據來看,從今年四月到八月,快手小游戲的下載量波動明顯,并且整體呈下降趨勢,快手自身也沒有對這款App做過多的推廣,不知這款產品目前在快手的整體布局中是怎樣的地位,但不可否認的是,快手一直都沒有放棄對游戲領域的探索。
在上周,刺猬公社報道了快手推出的網頁版的直播平臺,快手官方對此保持了神秘,只表示該項業務正處于探索階段,沒有太多可對外透露的信息。刺猬公社分析認為,今年6月快手全資收購A站,或許也是出于布局游戲直播的考慮。
自媒體“短視頻片場”撰文分析認為,對比直播平臺,新入場的短視頻平臺存留資本上的優勢。同時,對比盈利模式過于依賴打賞的直播平臺,短視頻平臺有著渠道分成、廣告合作、電商等多重變現渠道,模式更加靈活,不大容易陷入資金的困局。而且,相較于直播的即時性,短視頻能夠更好地沉淀內容,并將游戲內容欄目化、精品化,實現更加廣泛的宣發。
但是,從目前的形勢來看,無論是快手還是抖音,都還是游戲領域的新兵,這個領域同樣殘酷,也并不是每家公司染手游戲領域。去年,百度以12億元人民幣出售了移動游戲業務,黯然退出游戲圈,而曾經稱“餓死也不做游戲”的阿里巴巴,到現在也只是在淘寶里植入了“旅行青蛙”。
所以短視頻平臺要如何在騰訊網易這樣的大公司,以及格局日漸成熟的直播平臺之中分得一杯羹,還需要進一步觀察。